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,每天都上演着生死时速与悲欢离合,医护人员作为守护生命的天使,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,而“烦躁”这一情绪,正悄然在他们中间蔓延,成为影响医院管理生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。
医院的工作节奏快得像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,从清晨的交班会议开始,医护人员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,病房里,患者病情各异,需求繁杂,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需要他们时刻关注,长时间的连续工作,身体的疲惫容易引发烦躁情绪,一位护士连续值了几个夜班,本就睡眠不足,在给患者打针时,患者因紧张而不停地询问一些已经解释过多次的问题,护士此时就可能会因为烦躁而语气变得生硬。
面对各种突发状况,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和处理,手术台上的紧急情况、重症监护室里患者生命体征的突然波动……每一次挑战都如同紧绷的弦,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,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下,烦躁情绪极易滋生,一位医生在经历了一场复杂且耗时的手术后,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又接到新的急诊手术通知,他可能就会忍不住烦躁地抱怨几句。
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的过高期望,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,当治疗结果未能达到他们的预期时,往往会将不满情绪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,这使得医护人员在承受工作压力的同时,还要面对无端的指责,烦躁情绪进一步加剧,患者家属看到患者术后恢复没有达到他们想象中的快速,便对医生恶语相向,医生即便满心委屈,也只能默默承受,这种情绪的积压很容易转化为烦躁。
作为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,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烦躁情绪问题,要合理安排工作排班,避免过度劳累,根据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,制定科学的排班制度,确保医护人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来调整身心状态,加强培训,提升医护人员应对压力的能力,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、压力管理讲座等,教会他们如何在高压环境下调节情绪,保持良好的心态,建立更加完善的医患沟通机制,引导医护人员提高沟通技巧,同时也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治疗的过程和风险,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误解和矛盾。
只有关注医护人员的烦躁情绪,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,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和谐、高效的医院管理生态,让医护人员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,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添加新评论